搜索
/
/
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年度质量报告

资讯分类

资讯列表

法律法规

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 分类:年度质量报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3-01 09:5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概要描述】

详情

修水中等专业学校

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修水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是修水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83年,原名为修水县黄港农业高中,原址位于修水县黄港镇,后更名为修水县职业高级中学、修水县职业中专;1994年被评为省示范性职业学校;1997年9月搬迁至修水县城南开发区,与修水县技工学校合并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2004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13年8月底整体搬迁至修水县良塘新区,2015年12月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8年列为全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2019年认定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更名为“修水中等专业学校”,同年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格。

学校一期占地面积235亩,校舍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按教学、实训、运动和生活四大功能区分区布置,建有综合办公大楼、教学楼、实训楼、体育馆、学生宿舍及食堂等楼房18栋,建有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基地、电子电工实验实训基地、学前教育实训基地、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训中心、财会模拟实训中心、银行移动呼叫中心等;建立了拥有纸质图书10万余册、电子图书5万余册的图书馆和多个120个工位的电子阅览室。
目前,有在校学生4026人,设置教学班78个,教职工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1名。学校教学体系划分为机械电子部、计算机部、学前教育部、公共管理部、艺术设计部、综合部等六个专业部,主要开设有茶叶生产与加工、建筑装饰、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等9个专业。

办学30多年来,历代修水职教人发扬“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职教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以创建省市一流职业学校为目标,以“立足当地、贴近市场、面向社会、注重质量”为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了面向市场,服务“三农”,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条件建设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学校在周边地区发挥的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更加明显。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

1.2.学生情况

2020年秋季我校招收新生1610人,在校生4026人 。学生所在专业类别分布如下:农林牧渔类专业学生110人;土木水利类专业学生89人,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202人,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2710人,财经商贸类学生93人,旅游服务类学生85人,教育类专业学生737人。学生所在年级分布:202018级学生990人,202019级1426人,2020级1616人,呈逐年递增态势,今年较去年招生人数增加了190人,增长率为13%。2020年我校共有毕业生1297人、学生巩固率为99.9%。

1.3.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20年,学校教职工总数为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20,“双师型”教师9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8%,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95%,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2.4%,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为20.8%;另聘请有实践经验的特聘兼职教师6人,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技术职称。

1.4.设施设备 

学校建有标准的计算机、数控、电子技术、学前教育、财会、银行移动、服装、工业机器人等校内实训基地,配置了较为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总值3194.29万元,生均0.7934万元,实习实训工位数2102个,生均0.52个。本学年新增实习实训设备本学年新增实习实训设备60台(套),实训设备值增加159.2060万元,图书人均32.3册。

第二部分 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秉承“学求深、技求精、行求实、心求诚”的校训,以“立足当地、贴近市场、面向社会、注重质量”为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育人效益。在各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市场调研和地方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依托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开展调研、论证工作,对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的建设标准、专业的布局调整提供依据,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重新制定出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引领,体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健康、积极向上,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同时,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2020年,我校学生参加市级技能竞赛获得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

2.2.在校体验 

学校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积淀,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校于2020年12月中旬对在校生采取不记名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按七大项目分别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全校78个班级4026名学生,满意度比例达96%。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全校78个班级4026名学生,满意度比例达95%。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全校202018级专业班学生,占全校专业班人数25%的学生,满意度比例94%。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全校202019级、2020级在校学生,占全校总人数75%的学生,满意度比例达97%。生活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全校202019级、2020级在校学生,占全校总人数75%的学生,满意度比例达95%。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对象为全校202019级、2020级在校学生,占全校总人数75%的学生,满意度比例达99%。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对象为2019年、2020年已毕业学生1700名,满意度比例达97%。

2.3.资助情况 

我校认真扎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2020年,认真做好了2020级1616名普通中专和644名技工学校学生的录取工作、建立电子和纸质学籍档案工作,做好了20级361位学前教育等7个专业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对接工作,做好了2018级学前教育49名学生与九江职大中高对接转段工作,完成了2018级高考学生学籍核查工作,配合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对全校大龄学生和重复享受资助的29名学生核查上报工作,完成了2020届学生共 1917人次毕业证申报、审核、办理及发放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各项助学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20年,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户859人,发放助学金128万元,受助学生1280人;发放高考资助105.5万元,受助学生211人,给就读我校贫困生送去党和国家的温暖,有力地助推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2.4.就业质量

近年来,我校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力争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高。2020年,毕业学生数1216人,就业学生数1211人,就业率99.61%;直接就业人数344人,直接就业率28.4%;对口就业学生数337人,对口就业率为98%。在就业学生中,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学生人数为10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0.8%;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学生为120人,占毕业生比例为9.9%;其他方式就业的学生人数为207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17%;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879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72.2.1%。2019年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870人,2020年增加了9人。因学生刚刚毕业,自主创业较少,约占2%。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344人,占就业学生数的28.4%。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45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2%;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9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5.6%。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9%;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8%;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07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7.1%。受疫情的影响,部分专业就业不是令人乐观,如信息类专业学生,遇到了因海外订单减少而企业裁员的问题。在本省就业的不多,占12%,80%以上的学生选择到珠三角或长三角发达地区就业。

从专业分类看,对口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和加工制造类,对口就业率高达100%;其次是财经商贸类和土木水利类,对口就业率为99.7%;信息技术类对口就业率最高,农林渔牧类就业较差。从毕业生数量看,教育类、信息技术类和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毕业生数最少的是农林渔牧类专业。从就业学生数量看,信息技术类、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文化艺术类和财经商贸类,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农林渔牧类专业。

2020年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学生中,有337人签订1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97.7%;签订1年及以内期限就业合同的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2020年就业学生中有40人起薪介于2001元和3000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1.9%;有297人起薪高于3000元,占直接就业学生88.1%。数据表明,起薪高于3000元以上人数所占比重最大。与2019年2884元初次起薪相比,2020年突破了3000元。

2020年,直接就业学生中享有五险一金的人数为34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100%。数据表明,享有五险一金的学生占比最多。

通过对2020年就业学生1216人的调查了解,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为1210人,占调查人数的99.6%;满意的学生6人,占调查人数的0.4%。

2.5.职业发展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力打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着力培育并全力帮助学生实现人生梦想。通过各种社团、学生自治组织以及运动会、拔河比赛、文艺汇演、艺术节、专业技能集训等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协调沟通能力得到了发展,思想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加强。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极大锻炼,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和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学校还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树立创业信心,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度,并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相关企业的信任。毕业生在人力市场十分抢手,深受用人单位器重。

第三部分  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根据修水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我校组织教务处、教研处、招生就业办人员深入修水当地企业和沿海部分企业进行参观调研,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专业建设计划和专业调整方案,及时对招生专业和各专业人数进行了调整,取消了轨道交通、移动银行服务专业,加大了机电数控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和旅游专业的招生人数,使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有力地支持了修水地方经济建设。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建设“厚基础、活模块、强实践”的课程体系为目标,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和项目案例等,编写与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相配套的校本教材4本。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职业教学标准和主干课程标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同步建设与教材相配套的电子化教学案例、多媒体课件、学习网站等资源库,保证专业化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同时,引入超星智慧网络教学平台,倡导“混合式”教学,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以提升教学效率。

在公共课设置上,注重“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各专业均开设了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创造美好人生等德育课程,另外还开设了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人文艺术欣赏、人际沟通与礼仪等素养课。

为适应基于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够用,应用为重”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案例教学和实务能力的训练,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试验,推行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之下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施“以任务驱动的单技能训练、项目导向综合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为主的职业能力训练”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同时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融合,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训有机衔接,生产与学习相互交替。

3.3.教师培养培训

为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以“铸师魂、抓师德、重师风、提师能”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校内培养与校外引进并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各类政策,积极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师德及教学水平。通过推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建设模式,一方面增长了教师的职业教育水平,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目前学校有“双师型”教师89人。与此同时,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教务教研处——专业部——教研组三级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责任体系,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研究,以教研促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2020年下半年,学校采购了超星智慧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了多轮培训,要求每位老师至少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一门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效率。

同时,学校与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体制建设,落实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任务,扶持积极进取、发展潜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培养和稳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教学名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师傅)组成的师德高尚、规模适当、结构优化、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020年,新增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1人,30多名青年教师成长为相关专业教学中坚力量。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本年度,我校教师樊滔彬、黄知贞、熊金花团队和帅俊、刘卫龙、樊敏婕、方敏团队以及胡雷军、钟燕、于文倩团队参加江西省技能竞赛教学能力大赛分获二、三等奖;全校有3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各类专业报刊上。目前学校有国家技能大赛评委1名,省劳模1名,省级优秀校长1名,省政府督学1名,省模范教师2名,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1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已经形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4.规范管理情况

我校不断探索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了校长室—处室—专业部三级管理体系,各处室各部门管理职责权限明确,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实施计划管理。除不定期检查外,教务处、教研处在期中和期末均组织专业部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督查,确保了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部门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齐全。同时学校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按照规范程序编制了课程标准,教学课程的开设做到了开足开齐,教材选用规范,德育课、文化课均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教材,专业课程均选用省教育厅推荐目录中教材。

学校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健全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激励机制,完善了班主任例会制度。二是建立了包括学生会、护校队、爱心协会、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在内的庞大的学生自治组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三是家校共建。学校通过建设定期家访,建立各班级家长微信群,定期向家长发布学校动态和工作要求,全年共发出各类家庭教育短信2000多条。

学校后勤服务规范有序。一是后勤服务有保障。及时做好各类创建、迎评资料的整理与现场准备;按照规范程序完成各类专项资金、年度预算资金的政府采购工作;及时维修教室宿舍水电设施、办公桌椅等各类公用设施;根据需要及时采买,保障供应各类办公用品及教学实验物资;同时,按上级要求及时完成各类材料报送与数据上报。二是财务运行有秩序。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法规,规范设立总账、现金出纳会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财务副校长、主管会计及监委会成员组成的财务审批小组,工会设立民主理财小组;所有物资采购及支出一律实行先申报、后实施的运行制度;财务运行做到用款有计划,收支有标准,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学校在年初进行的县局财务互审中被评为先进单位。三是公务活动规范化。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公务消费一体化工作,所有“三公”消费都进入“江西省公务消费网络监管系统”;学校严格公务消费接待管理规定的执行,接待等公务消费持续保低位运行;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备案制度,全年完成“三重一大”备案20多件。

学校强化安全教育。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为师生创建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成立了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每个成员的安全责任。以校长任组长,政教处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主办,谁负责”的责任,分工负责,任务到人,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大力提升学校安全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安全预案和安全制度健全,做好安全日志记录,定期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建立排查台账,定期召开班主任安全、工作会议,做好维稳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抓好安全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广播站、《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开设安全教育课,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利用禁毒日、安全教育日、宪法日、开学、放假日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

学校建成了独立的校园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实现学校信息通过校园网站和微信对外发布,实现家校信息网上互动交流。学校加强信息化技术培训,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合格率已达到100%,日常管理机制运行逐步实现无纸化、自动化、信息化。

3.5.德育工作情况 

3.5.1德育课实施情况

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的主渠道。2020年,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和新的德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按照教育部对德育课程的开设标准,在各专业学期教学计划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就业指导》《社交礼仪》《音乐》《书法》等的德育课程。学校对全校各专业科德育课程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3.5.2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学校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视,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项措施,教务科负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安排,德育与心理教育科负责组织德育课老师具体实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融入德育课教学;学校充分利用宣传和舆论平台如广播站、数字校园网络、“修职团学”微信公众平台、“修职学生联盟”QQ平台、宣传橱窗及电子显示屏等。开展“开学第一课”“争当新时代青年”“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父亲节感恩教育,组织学生收看全国“两会”“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提防电信诈骗”“‘河’我一起,守护母亲河”等主题系列活动,联合交通部门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法制和“警民同心 反诈同行”的专题知识讲座,举行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首届全校学生拔河比赛,“感恩有你,逐梦前行”元旦文艺晚会,为广大学生提供平台和展示才华的机会。

3.5.3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1)积极挖掘青年学生优秀典型,选出了一批自强不息、品德优良、乐观向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代表,以此激励青年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成才。经民主评议、推荐、校团委审核讨论,授予2019级数控1班等10个团支部“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授予曾文辉等10名团支书“优秀团支书”荣誉称号,授予沈亮等8名团干“优秀团干”荣誉称号,授予古杨焱等103名团员“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2)2020年五四表彰大会上,85名同学光荣宣誓,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通过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团组织,为团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定期召开主题团课学习,不仅让同学们对共青团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要求共青团员应紧跟党,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划未来新篇章。作为共青团员,我们应该将个人奋斗融入到党和社会的奋斗中去,不断的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完善思想建设。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用青春拥抱时代,让青春谱写壮丽篇章。

(3)注重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和交流。我校组建了学生会、修职在线、青年爱心协会、男女护校队、广播站等五大学生自治组织,600余人学生干部成员,承担了校园安全巡逻、寝室管理、食堂用餐秩序维护、校园卫生检查、校园新闻资讯编写和各种重大活动及中、高考志愿服务等工作,成为学校管理中一支重要队伍。青年爱心协会志愿成为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学校管理创新的一张名片。

3.5.4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学校非常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近年来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强化班主任管理,完善考核制度,通过班主任职称等级制度充分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带班,以老带新,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管理能力,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3.6.党建情况 

2020年,我校党组织按照“双进入•双培育•双提升”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建+作用,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着力抓好班子队伍、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建品牌日趋形成。

1.围绕党员素养促提高,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为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政治素养,党组织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形式,安排、组织全体党员听党课,阅材料,读原著,看视频,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国作战70周年讲话、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邀请了县党史办龚久森同志讲授以“百年初心与巨变——走读修水党史”为主题的党课,刘成林校长以“聚焦全国两会,稳定经济事关全局”为主题传达了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张洁书记宣讲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同时,加强教师“学习强国”自主学习的督导,每两周通报学习积分情况,对于活跃度不高的老师进行谈话督促。

2.围绕学校中心促发展,扎实开展党建活动。学校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团结和带领党员教师深入课堂,深入扶贫一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年开展了以“疫情分书送书,修职党员在行动”“校园大清扫,党员我先行”“敬畏法纪、远离酒驾”等为主题的九次党日活动。在全体党员开展了“上好一堂优质课”“帮扶一名学生”“为学校发展献一计”的“三个一”活动。

3.围绕“三化”建设促提升,全面推进支部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支部建设水平,学校党组织按照“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了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4.围绕巡察整改促成效,落实党风廉政责任。根据县委第四巡察组对学校进行巡察反馈的意见建议,我校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实行清单销号,建立长效机制。2020年开展了“履职担当、正风肃纪”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专项整治,严肃政治纪律,要求师生未经证实的内容、不健康的内容不传播,不转发,引导全校师生宣传正能量。全年教师队伍和领导班子中未出现违纪违法行为,学校办公设施设备采购都通过公共交易采购平台采购,办公用品均实施先申购,后采购的管理措施。

5.围绕师风建设促转变,打造德艺双馨教师队伍。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着力打造德艺双馨教师队伍。2020年,重点抓好了教师上班考勤纪律,开展了第四届“我心中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认真做好了教师师德考核工作和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模评先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周永开等七位党员先进事迹。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徐训良、樊滔彬、朱铭件、刘品英、李根红、曾九香、刘强等7人被评为我校第四届“最美教师”,刘成林校长荣获修水县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

6.围绕工作动态促影响,认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我校充分利用“修水职教”“修职团学”两个微信公众号、修职学生联盟QQ公众号及学校门户网站、文化长廊,认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宣传我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营造了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2020年,“修水职教”发布消息27篇,“修职团学”发布消息57篇,文化长廊更新开办时事热点、学校工作动态、表扬表彰等内容10多期,学校连续10年被县教体局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第四部分   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校企融合,建有平台,形成机制。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市场调研,参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提供体验式、顶岗式实习岗位,在政府指导协调安置学生就业。2020年,学校已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5个,年内新增2个。学校与本地工业园区盐津铺子、江西欧克机械、江西伊启实业有限公司、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江西科泰模具有限公司、江西宁红集团、江西乔扬数控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及恒安集团、厦门铂爵婚纱摄影、江西上饶玉山禹创科技园、人本集团、福建莆田装饰公司、东莞华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惠州中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劲霸男装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建有2个企业冠名班,劲霸男装和江西银航集团还冠名班设立了奖学金。学校继续与修水县工业园区各企业合作,输送毕业生参与顶岗实习和就业,有力的促进了地方支柱产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及时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在顶岗实习的模式设计、内容方式、检查考核、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优化,提高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率,使学生职业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专业学习与企业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

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顶岗实习的规范管理,学校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考核细则》《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守则》《学生顶岗实习安全承诺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学生实习期间突发状况应急预案》《指导老师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对顶岗实习单位选定、校外基地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行为及安全管理、实习成绩评定、实习期间安全督导检查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一年来,学校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安排实习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取得了显著成效。

4.3. 1+X证书试点情况

我校在2020年度申报了四个1+X证书: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计算机应用    53人;网络安全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计算机应用50人;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工业机器人    91人;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初级、网络技术53人。

自申报1+X证书以来,我校把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列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将“1+X”证书制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制定3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证书、岗位”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将证书标准对接课程标准,有力推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目前,我校已完成网络安全运维证书、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证书的师资培训,购买了相关教材,并且已制定网络安全运维证书和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证书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案,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组织开展培训考证,将证书制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4.4.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探索实践“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结合、双进入、双渗透、双评价、双育人”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模式,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聘请企业师傅进校园授课,是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促进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的重要举措。

我校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20年9月24日举行了数控机械类专业订单班开班仪式和劲霸男装班奖学金发放暨开班仪式,县工业园、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招商局、县就业局、县重大项目督查办、劲霸男装公司、欧克机械、乔杨数控、豪斯特公司、科泰公司均派人参加此次会议,会上聘请张一帆等企业师傅为我校兼职教师并发放聘书。随后各兼职教师陆续到校上课指导学生徒弟。2020年9月25日、26日邀请劲霸男装设计总监许江波、经理彭华平在18服装设计班上课。2020年10月、11月,邀请乔杨数控张一帆经理在20级数控2班授课,欧克公司胡松林主任在20级数控2班授课,豪斯特公司黄隽杰经理在18数控1班上课,科泰公司汪洋明总监在19数控班上课。

4.5.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推动职业教育的资源整合,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办学路子,我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九江学前教育集团,承担主要角色,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设备优势,结合地区特别是修水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育教研,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了办学经验、完善了设施设备,在集团内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提高自身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整个九江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五部分  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一直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的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制定了《修水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成效显著。

学校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建立校企战略合作长效机制,搭建行业平台,实施校企合作教育,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融合、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训有机衔接,生产与学习相互交替。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时强调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广泛的行业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和职业教育规律要求制定校企共同认可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进行课程结构设计时,坚持职业能力本位的设计原则,研究企业相关岗位要求的核心能力,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2020年,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97.8%,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就业率90.6%,在今年开展的合作企业走访调查中,企业对学校毕业生满意率达97%。

5.2.社会服务

学校作为修水县职业技能培训主阵地,承担了全县社会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我校作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九江职业大学等院校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2020年,接受并培养了大学毕业生15人。

2020年,我校组织了学前教育、移动银行客服专业普通话测试工作,组织了18、2019级10个专业班485人进行为期一周的电子商务培训,组织了2018级专业班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1167名同学分获电工、车工、计算机程序管理员、保育员等工种四级技能等级证书。

2020年上,学校为了支持地方企业的发展,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派38位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到江西欧克机械进行公益活动,下到企业车间,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产品加工。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丰富的理论知识、勤恳的工作态度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学校加强与当地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在政府指导协调安置学生就业。2020年,先后为本地工业园区江西欧克机械、盐津铺子等20家企业提供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有力的促进了地方支柱产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5.3.对口支援

学校作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九江市首批。学校充分发挥示范校骨干、引领、辐射的作用。2019年热情迎接慕名而来的省内外兄弟学校,先后有于都职业技术学校、庐山西海艺术学校、九江轻化技工学校、婺源茶叶职业学校、进贤县职业高中等10多所职业学校来校参观、学习,对同类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围绕挂点帮扶促脱贫,扎实抓好扶贫工作。2020年,我校继续委派干部挂点帮扶溪口镇义坑村、南田村,为两村产业发展拔付资金30万元,发放贫困户慰问金2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家庭用具、生活必须品用了近3万元,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近2万元,为合作社销售有机大米3万元,该村党群服务中心购置了多媒体设备和电脑。

5.4.服务抗疫

2020年初,突发新冠疫情,严重威胁着师生的生命健康,为筑牢新冠疫情“安全墙”,我校积极行动,认真安排部署,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做好各项后勤服务,有力保障了延期开学后全校师生健康安全。2020年服务抗疫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1.健全防控体系保障。疫情发生后,学校立即成立以刘成林校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020 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复学证明查验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

2.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春季复学之前,学校对全校6000余名师生进行逐个筛查,对有出行史、接触史或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居家隔离措施。严格出入校门体温检测,对现场筛查出的体温异常者立即劝返,不能立即返回的,安排进学校临时留置观察室,同时上报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学校实施开学前“封闭式”管理,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进出学校大门的值班人员一律佩戴口罩,校园门卫室测量体温,严格登记,保障了疫情不进校园。

3.扎实抓好线上教学。2020年上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开学初,学生和教师均不能正常到校,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安排,全体教师制定了网络教学计划,认真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条件,开展线上教学和学习指导,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线上教学教研活动。综合班语文老师郑张清、数学老师熊天福、英语老师刘强、计算机老师樊滔彬,从2月4日开始,每天在YY直播上课,直至17级师生返校复课。其它年级教师也充分利用腾讯课堂、钉钉课堂等软件开展线上教学和学习指导,利用班级管理小助手发放作业,并进行批改,直至5月11日学生返校复课。

第六部分   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校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体制,办学经费有充分保障。学校2020年预算收入为3877万元,主要用于学校人员经费及日常运转等,财政按时足额拨付学校中职助学金和免学费。2020年争取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学校计算机、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教学软硬件设备的购置及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经费。

6.2.政策措施

《修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施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工程,扩建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推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

县政府先后制定完善了《关于建立修水县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见》等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情况,协商解决难题,制订政策措施。落实和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对职业教育实行“三倾斜”政策,即资金倾斜、师资倾斜和招生倾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重视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将职业教育学生入学率作为初中的考核指标。学校办学有充分的自主权,根据学校教学需要,2020年公开选聘了4名专业课教师;为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学校还自聘了100余专业教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经县政府批准我校校园二期规划162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现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前期手续,开始场地平整,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快速推进。

第七部分   特色创新

案例一 校园读书活动策划方案

为营造校园阅读氛围,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打造“书香职中校园”,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修水中专  技工学校首届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让阅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让阅读成为教师自我提升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活动目的

1.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校园里充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为师生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 

2.锻炼学生动脑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自己动手设计书签,培养爱书护书的情怀。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用相机记录书香校园,把阅读当做一种时尚美。

4.做好图书的推荐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并结合实际为师生推荐一批优秀书籍和课外读物,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

三、活动时间

2020年10月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10月8日-12日)宣传发动筹建阶段

教师例会布置分工,国旗下讲话召开动员大会,张贴读书节海报、标语。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各班主任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动员科任及学生自觉捐赠相书籍。

第二阶段:(10月8日-28日)读书活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阶段

(一)制作设计书签

书签的文字和图画内容要以“阅读提高能力”为主题,形状不限,可手工制作或电脑设计制作。请自行保存底稿,提交实物,用中号信封装好。每班至少提交3份作品,于10月15日前交到校团委办公室。

(二)筹建班级图书角

各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学校购置图书架,班级每人捐赠1-2本好书,筹建班级图书角,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充分发挥藏书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
10月21日下午第三节课进行检查评比。
(三)“书香校园我来拍”第二届校园摄影大赛
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用相机记录校园里的书香气息,重点捕捉校园内各种有关读书活动的感人场景、学生老师读书的专注神情……前期,由美术专业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摄影的知识、技巧,明确参赛要求。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原创。
提交作品截止时间:10月20日
提交方式:加入QQ群(群号:454820113),将作品以“班级+姓名”的方式上传至群相册。
(四)观看樊登讲书视频
10月11—13日下午社团活动课,学校联合樊登读书会修水分会在图书馆四楼举行读书沙龙活动,请各班关注“修职学生联盟”QQ平台(1173733609),在活动通知说说下以“班级+姓名”的方式进行评论留言报名,每场限60人,报满截止。
10月18日晚,邀请樊登读书会修水分会来我校为教师开展公益读书会活动。
(五) “我是讲书人”讲书演讲大赛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202018级综合班除外)推荐一个讲书人,要求能对书的内容讲解准确,吸引别人来阅读所推荐的书籍。演讲精彩,能抓住听众的心。时长约5min。4月18日-20日在体育馆三楼进行海选,在田径场进行总决赛,时间待定。
第三阶段:(10月25日-30日)总结表彰阶段
评选出我是讲书人的前5名,摄影大赛的前20名,书签指导大赛20名,书香班级20个。

案例二 深化产教融合  助推经济发展

——修水中专产教融合工作案例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的历史,在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引领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修水中专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服务县域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特色旅游、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以传统优势信息化技术为引领,以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旅游管理、装潢设计、学前教育等专业为支撑,积极调整专业方向,主动与企业对接,建立校企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多元育人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较好地服务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

一、围绕产业发展,全面优化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只有主动挺进经济转战场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和产业调整,一大批优秀企业入住修水县工业园区,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修水中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与地方企业合作的力度与深度,一方面结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自2018年起,连续3年与江西欧克机械有限公司、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江西乔扬数据有限公司、江西科泰模具有限公司、江西伊启实业有限公司、各大中型幼儿园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开设了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旅游管理、装潢设计、学前教育等专业;另一方面积极拓宽与区域外企业的合作,与福建劲霸男装股份公司、恒安集团、人本集团、厦门伯爵等优秀企业开设了服装设计、财会、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等专业,建成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了校企专业团队,积极开展校企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创新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共同体 
近年来,学校与江西欧克机械有限公司、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江西乔扬数据有限公司、江西科泰模具有限公司、江西伊启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双方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合作共建企业冠名班。校企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长期的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将校企双方在数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固化下来,使校企双方成为责任和利益共同体。
为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落到实处,2020年9月24日学校为江西欧克机械有限公司、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江西乔扬数据有限公司、江西科泰模具有限公司、江西伊启实业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师傅签订授课协议并颁发聘书。双方将在现代学徒制培养、师资互聘、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双方明确了责任义务、成本分担和下一步的合作计划等事项。

三、实行多元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合作企业完善了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签订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培养协议,确定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同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县内工业园的便利条件,建立了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做到了工学结合。建立专业协会,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与企业共同进行了职业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行业企业标准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了现代学徒制专业的课程和学习领域,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成了《机械设计基础》《服装设计工艺》等精品多门资源共享课程。
实践过程中,积极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全面均衡的课程培养模式,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素能得到全面提升。

第八部分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2.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1+X”证书和江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需要扎实推进。
3.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学校生师比失衡,教师授课任务较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4.社会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做实做优,要使社会培训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改进措施
1.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3.完善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强公开招考专业教师,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招聘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拓宽社会培训途径,完善社会培训体系,提升社会质量,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二0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推荐文章

RECOMMEND NEWS

修水中专 技工学校  版权所有
电话:
(0792) 7808 108  传真: (0792) 7808108

投诉举报 :

邮箱:474235509@qq.com

电话:0792 78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