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法律法规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 分类:教育论坛
- 发布时间:2014-09-04 19:2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化学实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探究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实验 观察能力 探究能力 科学素质 注意问题 正 文: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概要描述】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化学实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探究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实验 观察能力 探究能力 科学素质 注意问题 正 文:
- 分类:教育论坛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9-04 19:26
- 访问量:
详情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化学实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探究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达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实验 观察能力 探究能力 科学素质 注意问题
正 文:
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大江南北,江西也不例外。自2008年以来,江西已经进行了五个年头。通过这几年教学一线的实践,我认为新课标对广大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老师要从以前的传授者、施教者转变为现在的引导者、合作者、探究者,要求我们做研究型、学习型的老师。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取得学生的满意就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更新,我个人认为这其中化学实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平时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所以化学教学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学实验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就要使他们认真听课,而认真听课的前提是要对该科目感兴趣,所以我们老师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钻到学习中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因此利用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现象去思考问题,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他们不但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反而会感到是一种乐趣。例如在必修1学习钠的氧化物——过氧化钠时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1)滴水生火。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用脱脂棉包好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在粉末上,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2)吹气生火。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用脱脂棉包好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一根长玻璃棒对着粉末吹气,不一会儿棉花燃烧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这两个实验,觉得很奇怪,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加了教学的效果。但我们老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又要特别注意课堂的纪律,不能活跃过了头,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这点要很好地把握。
二、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总结的能力。
我们认识任何事物,就应该具备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不然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我们老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如要观察实验的现象、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现象到细微的变化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老师要提醒学生观察药品的颜色、气味、状态,实验所需仪器的形状、连接方法,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发生所需的条件等。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的观察,做全面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例如: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学生往往只注意到实验的趣味性,很难把实验的现象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该实验时,可着重强调,或重复该实验以使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实验以及老师的介绍学生基本上能把实验的现象表达出来:浮、熔、游、响、红。在学生能准确地表达实验现象后,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去分析实验的现象:可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1)钠为什么浮在水面上?(2)钠为什么会熔化?(3)钠为什么会四处游动以及有嘶嘶响声?(4)最后溶液为什么会变红?学生就会积极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引导他们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从中可以得出钠的一些性质。最后,老师还可以趁热设计一个问题:如何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也会更喜欢化学,成绩自然就会很好。另外,教学过程中还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他们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进行分组实验与探究实验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细心的教师会发现旧教材上有很多的演示实验,但新教材上没有规定是演示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这给我们的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过去的教学中,由于受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束缚,对于过程和方法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过多,实验完了以后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部分实验进行精心分类,将现有教学素材进行重组,凡是那些操作不过于繁琐、装置不过于复杂、安全性比较大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分组完成或搞探究性实验,这样的效果绝对是不错的。例如我在进行盐类的水解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全班同学分成三组进行实验:第一组测定NaCl、Na2SO4 、KNO3 的PH;第二组测定NH4Cl 、FeCl3 、CuSO4 的PH;第三组测定Na2CO3 、 CH3COONa 、 KHCO3 的PH。实验完毕后,每组同学派代表表达自己的实验现象。然后,我又引导同学们把这些盐进行分类,得出盐的类型与酸碱性之间的关系。这样,小组内的同学积极思考、讨论,得出他们的结论,最后把这些结论放在一起评比,看谁做得最好。如果能长期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明白用实验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优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应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但并非是唯一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所有的实验都采取学生实验的模式,有些比较危险的实验或者不适合采取探究实验的老师可以采取演示实验。如学生对原子结构模型提出质疑,我们无法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但可以通过化学史料、比喻、多媒体动画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学习内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2.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的氛围
高中生对知识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有名人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多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在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实验方案,创新实验方案。即使是学生提出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实验方案,教师也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性行为,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教师应注意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质
化学实验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探究、质疑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这些是既是学生实验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学习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是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化学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问题的乐趣是任何其他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相佃国, 李振玉。创新性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2,23(09):07-07.
【2】陈阿民。论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外教育研,2009,05:132-133.
【3】张云红。对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与认识[J].宁夏教育科研,2010,03:25.
【4】秦自云,“浅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支点〔J〕 中学化学,2009.4
上一个:
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下一个:
无
上一个:
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下一个:
无